景點介紹:
神農主題的廟宇
慈聖宮位於官田,明鄭時期陳永華參軍寓兵於農,帶領部下與族人來到此地屯墾,「官田」即為當時的土地制度之一。至今這裡依然是以農業為主的區域,盛產稻米、甘蔗、瓜果蔬菜等作物,地名紀錄了三百多年來的土地利用狀態,也因為這樣的維生方式,而有祭祀「神農大帝」(農業守護神)的信仰。 慈聖宮所祀之神像,最早由陳姓移民攜來,奉祀於家中,至清雍正年間才闢建廟宇專門奉祀。百年來廟宇歷經多次整建,現在所看到的為2002年重建後的廟貌,為了呼應神農信仰,正殿以數幅大型的神農壁畫為主要裝飾,中門上的水車堵也以交趾陶塑造神農與先民的模樣(為薪傳獎藝師林再興作品),介紹神農事蹟。 廟宇的二樓則分別設置「八田與一紀念室」與廟內文物典藏室,前者為了紀念八田與一先生對於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興建的貢獻(紀念室內木雕像為薪傳獎藝師施至輝作品),後者則是收藏了重修時從廟內拆下的裝飾藝術,包含了潘麗水畫師的門神,以及廟內的樑枋畫、彩繪門扇等。
主祀:神農大帝
配祀:福德正神、註生娘娘、張府元帥、黑虎將軍、中壇元帥
藝品導覽:「神農」壁畫
鑑賞重點:神農主題廟宇
官田慈聖宮主祀神農大帝,廟內的彩繪和剪黏,自然是以神農的事蹟為主。在面向主祀神的正殿上方壁面,兩側分別繪有「神農嘗百草」和「神農教民耕稼」兩幅壁畫。 在「神農嘗百草」的畫作中,畫師將人物置於中心,只著樹葉衣的神農正表情嚴肅地看著手上的草葉,而其他先民的目光則團團圍著,等候結果;另一幅「神農教民耕稼」,神農一樣立於畫作中心,手持秧苗,面朝著正在耕作的先民。有別於以聖賢典故為主的壁畫題材,兩幅畫皆素樸地彰顯了神農在農事上的貢獻,讓士農工商皆能體會到神農的庇蔭。
圖說:「神農教民耕稼」壁畫
圖說:「神農嘗百草」壁畫
藝品導覽:採菱角壁畫
鑑賞重點:採菱角留下鄉村風光
官田慈聖宮自清雍正年間建廟,歷經多次整修,至今所看到的廟貌為2002年重修完成。由於每一次的整修都會將當時代盛行的材料、工法,甚至是價值觀,以及廟宇擔負的角色帶入修建,也因此廟宇的裝飾藝術不僅能從美感上欣賞,也能一窺時代面貌。 在慈聖宮兩側通往二樓的樓梯,各有一幅描繪官田鄉村景緻的壁畫,一幅是農村在院子曬稻穀、篩選;另一幅則是採菱角,人人穿著防水褲、戴斗笠,在飄浮著菱角葉的水田中採收。兩幅壁畫紀錄了官田地區的今昔樣貌,也為來到此地的外地香客介紹了當地特色,顯示了廟宇裝飾藝術的與時俱進。
圖說:採菱角留下鄉村風光
藝品導覽:「神農教民」交趾陶
鑑賞重點:古代官田的生活場景
三川殿的水車堵以交趾陶為裝飾,為國寶級藝師林再興作品,主題為「神農教民」。藝師捏製了古代身穿樹葉衣的人們,正在耕作、煮食、採集、划船、採菱角等模樣。仔細看可以看到陶碗上有裊裊炊煙、小狗穿梭其中,先民正在田中彎腰。 高度在門之上、窄長的水車堵空間中,相較於採取等比例、完全寫實的做法,為了讓底下經過的信眾能看得更清楚,藝師放大了部分陶偶的大小,如畫面中央、正在啃食草葉的神農,身形即超出其他人偶的大小;官田著名的水雉也置入畫面,比實際的鳥型更大。透過水雉和菱角,藝師不僅想像了神農所身處的時代,也是古代官田的生活場景。
圖說:「神農教民」交趾陶
圖說:「神農教民」交趾陶,水雉特寫
圖說:「神農教民」交趾陶,採菱角特寫
營業時間:
全年無休
地址|電話:
720 臺南市官田區官田里357號 | 06-69019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