鍾厝清寧代天府

位於仁德區鍾厝,當地人習慣稱廟宇為「鍾厝清寧代天府」。清康熙年間,鍾姓先民率十一姓氏(王黃吳葉林沈阮余楊陳蔡)先民一同自泉州同安渡海來臺,為了路途的平安,並自廈門草仔鞍奉迎吳府千歲神尊隨行庇護。來臺後,除了吳府千歲外,又自南鯤鯓代天府分香,迎來李府千歲、池府千歲、朱府千歲、范府千歲神尊(建廟時間不詳)。

景點介紹:

位於仁德區鍾厝,當地人習慣稱廟宇為「鍾厝清寧代天府」。清康熙年間,鍾姓先民率十一姓氏(王黃吳葉林沈阮余楊陳蔡)先民一同自泉州同安渡海來臺,為了路途的平安,並自廈門草仔鞍奉迎吳府千歲神尊隨行庇護。來臺後,除了吳府千歲外,又自南鯤鯓代天府分香,迎來李府千歲、池府千歲、朱府千歲、范府千歲神尊(建廟時間不詳)。

1978年,鄰近的清寧宮因道路拓寬,鍾厝庒民因感於福德正神無廟堂安身,故鳩資建廟,1982年廟宇建築落成,以五府千歲為主神,並將福德正神奉祀於側。

雖然外表為魁偉的新廟,但清寧代天府卻不乏府城知名藝師的作品,包含了潘麗水與潘岳雄父子共繪的「秦叔寶尉遲恭」門神、陳壽彞畫稿的石刻版畫、張棋洲壁畫與樑枋彩繪,值得駐足欣賞。
 

主祀:五府千歲(吳府千歲、李府千歲、池府千歲、朱府千歲、范府千歲)
配祀:觀音佛祖、關聖帝君、天上聖母、中壇元帥、張天師、濟公活佛、玉皇上帝、福德正神、下壇元帥

藝品導覽:「秦叔寶、尉遲恭」門神彩繪

第一次來到清寧代天府的人,大概都會驚訝於門神的尺寸—由於廟宇的一樓挑高,且寬度也較一般都市內的廟宇寬,因此門版尺寸也跟著放大,面對著門口,六位魁武的門神就站在眼前。六扇門神的畫師是府城著名藝師潘麗水,以及其子潘岳雄的合力作品。門神完成的1980年代,已經是麗水師繪畫生涯的晚期,在大幅的門板上,特別可以看見他精湛的技巧。

鑑賞重點:瞅著來者的「四方眼」
麗水師曾說過:「一件好的作品,神像頗令人有彷彿能隨著觀者欣賞的角度與位置而移動的感覺,方能表現出威嚴與神韻。」即便中門的秦叔寶與尉遲恭離地甚遠,在寬敞的廟宇裡任意走動,仍然可以感受到一對眼觀四方的「四方眼」仍緊緊地盯著你。
圖說:「秦叔寶、尉遲恭」門神彩繪

圖說:「秦叔寶、尉遲恭」門神彩繪

圖說:「秦叔寶」門神彩繪

圖說:「秦叔寶」門神彩繪特寫

圖說:「秦叔寶」門神彩繪特寫

圖說:「尉遲恭」門神彩繪

圖說:「尉遲恭」門神彩繪特寫

圖說:「尉遲恭」門神彩繪特寫
 
藝品導覽:「石刻畫作」
鑑賞重點:兩兩相對的意涵

清寧代天府的三川殿以石雕為主要裝飾,而在兩邊面向廟埕的柱面,則有對稱處兩兩相對的石刻畫作。 在龍邊柱面下方,「其壽無極」刻著騎鹿的壽星老人,虎邊對稱處的「仙人飼鶴」,刻著長壽的瑞禽—鶴,兩者都有著長壽的意涵;而龍邊柱面上方則是「韓信千金報答」,虎邊對稱處為「圯上授書」,兩幅畫的主角韓信和張良都是漢初功臣,兩則故事都是感念當年曾施予恩惠者。
圖說:「石刻畫作」龍邊

圖說:「石刻畫作」虎邊

圖說:「其壽無極」石刻畫作

圖說:「仙人飼鶴」石刻畫作

圖說:「圯上授書」石刻畫作

圖說:「韓信千金報答」石刻畫作
 
鑑賞重點:畫師與別名

在畫師的落款上,龍邊是「壽彞」,虎邊是「阿生」,在落款上也可以看到「兩兩相對」的巧思。
圖說:畫師落款兩兩相對,龍邊是「壽彞」,虎邊是「阿生」 *圖片為示意對比圖
 
藝品導覽:「石刻畫作」
鑑賞重點:忠孝節義的密碼

從三川殿往虎邊的側殿走去,壁面一樣佈滿了陳壽彞畫稿的石刻畫作,其中四格接近正方形的連續畫作,由右而左分別是: 「鴻雁傳書」:蘇武牧羊的故事。拄著漢節牧羊的蘇武,誓不歸降匈奴。象徵「節」 「精忠報國岳飛」:象徵「忠」 「鄭成功義不降清」:象徵「義」 「搤虎救父」: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。手無寸鐵的孝子扼住老虎的咽喉,以讓父親能順利脫逃,象徵「孝」 看似是四堵不同的畫作,但合起來正是「忠孝節義」的傳統美德。
圖說:「精忠報國岳飛」石刻畫作,象徵「忠」

圖說:「搤虎救父」石刻畫作,象徵「孝」​​​​​​​

圖說:「鴻雁傳書」石刻畫作,象徵「節」​​​​​​​

圖說:「鄭成功義不降清」石刻畫作,象徵「義」

藝品導覽:「長板坡子龍救主」剪黏
鑑賞重點:懷中的阿斗

這堵「長板坡子龍救主」位於拜殿龍邊靠屋頂處,以生動的剪黏尪仔表現了小說《三國演義》的故事。 在長板坡的戰役中,為了營救劉備妻子麋夫人和少主劉禪,趙子龍憑藉著一身武功「七進七出」曹軍救人。畫面正中央的自然是主角趙子龍,身騎白馬,懷中還有一小孩的頭從腰間探出,那便是幼名阿斗的劉禪。

鑑賞重點:頭大下身小

細看這一堵剪黏,人物尪仔都有著「頭大下身小」的特色,上半身和一般尪仔的作法無異,但騎在馬背上的下半身,卻全用瓷片黏貼來表現,從立體變成平面,反而造成了另一種趣味感。
圖說:「長板坡子龍救主」剪黏

圖說:「長板坡子龍救主」剪黏,人物特寫

藝品導覽:「草聖張旭」壁畫彩繪
鑑賞重點:以髮為筆、寫詩換鵝

以三川殿入口為起點,兩側壁面、兩兩相對的壁畫主題,從封神榜、西遊記等傳說故事,到寫意的山水花鳥,在最靠近神明的正殿兩側,畫師則安排了與心境相關的主題。 龍邊的「草聖張旭」,畫的是以髮為筆揮毫的書法家張旭,狂喜的神情與倒著身體的動作,是一般廟宇壁畫中少見的動感畫面;而虎邊的「羲之籠鵝」,畫的是王羲之以書法向道士換白鵝,畫面右側的王羲之一手持筆,眼睛則望向另一側的白鵝,似乎很滿意這樣的交換。
圖說:「草聖張旭」壁畫彩繪

圖說:「羲之籠鵝」壁畫彩繪​

營業時間:

地址|電話:

717 臺南市仁德區仁德區仁義里中清路82號 | 06-2792500

 

 

两岸一家趣台南玩